视频频道> 热点

“宝藏奶奶”孔海珠现身网文讲坛 讲述她的红色文化记忆

    如果用颜色来代表每个月,那最能代表七月份的就应该是红色了。回顾中华悠久历史,先辈曾经的艰苦卓绝、出生入死都给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宝藏。

    在文学创作领域,一大批进步、爱国的文人志士用他们的激情和才华,给当时属于他们的时代创作了独特的文学作品。传承至今,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段不容忽略的民族记忆,更是值得我们珍视和发扬的文化遗产。

    中国网络文学虽然起步仅仅二十年,写作者和读者大多年轻人群,故事以玄幻穿越言情居多,但我们很高兴的能看到,这几年现实主义题材越来越得到网络文学平台和作者的重视,优秀作品得到社会广泛称赞。例如,聚焦中国工业发展史的《何日请长缨》、反映金融资本行业发展的《投行之路》、根据疫情期间真实事件改编的《国家战役》和聚焦医护工作者的《生活挺甜》等作品都在第四届全国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获得了奖项。为了鼓励青年作家将送色文化融入到网络文学作品中,阅文集团也给了他们更多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7月1日,阅文集团宣布开拍首部电影是主旋律的《1921》;上海网络作家协会的会员们也在疫情期间走访和写作红色遗迹及历史的作品。

    本期陕西北路网文讲坛以“网络写作挖宝红色文化”为主题,特邀到老、中、青三代,文学史料研究者孔海珠老师,文学博士、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张永禄教授和上海网络作协理事、青年作家君天,这三位嘉宾通过对红色文化与创作关系的思考,与线上线下的观众共同探讨红色文化带给网络文学的影响。活动期间,孔海珠老师化身为“宝藏奶奶”,为大家现场挖宝,讲述了许多红色故事;而君天作为网络文学的年轻一代,分享了如何在疫情期间,走访上海多处革命遗址、收集彭湃烈士在沪活动事迹,创作作品时的一些经历。在提问环节,从事多年文学理论研究和创意写作教育的张永禄教授,则为许多网友答疑解惑。在活动采访时,身为陕西北路网文讲坛创办人的吴斐女士,对于为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策划本次讲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小魏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